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09/19
一、申报对象及条件
申报卓越绩效管理标准实施项目资助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宝安区登记注册,持续经营3年以上;
(二)已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三)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声誉;
(四)两年内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消防、社保、统计、财税等方面没有存在被处于较大数额罚款以上处罚的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
二、资助方式
得分超过400分且排名前15名的企业或组织,给予每家30万元的奖励。专项资金对企业每年总资助额度不得超出其上年度纳税总额(含减免税)。
三、标准内容
本标准的框架中,“简介”是组织运行的背景;“领导”、“战略”和“顾客”构成导航系统确立方向;“人力资源”、“创新”和“运营”构成驱动系统注入动力。标准中的各部分存在着有机联系,并贯穿着基于行动的学习循环(PDCA)、持续改进和结果导向的因果关系。内容如下:
(一)组织简介
说明: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是组织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要点:
基本情况,包括组织业务范围、产品与服务、规模实力、组织架构、人员素质结构等;竞争环境,包括宏观环境、产业发展趋势、竞争形势、战略方向等;核心竞争力,包括业务模式优势、技术与品牌优势、核心能力、行业地位或社会影响力等。
1.领导(80分)
说明:高层领导是引领组织并保持组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要点:
1.1文化引领(20分)
领导带领组织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进取性的目标,通过价值观传播、文化建设和绩效管理,包括高层领导个人垂范,引导全员向组织确定的目标一致行进:
(1)组织基于自身特色形成了文化价值体系(包含愿景、价值观等),并保持与深圳质量“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取向相一致,清晰指引了未来方向;
(2)高层领导积极推动组织文化的沟通、传递,并以个人言行践行组织文化,在组织内外获得共识;
(3)推动组织文化在全员中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营造起一种创新、尽责、高绩效引导和持续改进的组织氛围,保障了决策执行和目标达成;
(4)领导根据组织的发展环境变化持续、合理完善其文化价值体系,保持其应有的价值导向性和方向引领作用。
1.2组织治理(20分)
组织建立起规范而有效的治理体系,通过为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做出贡献带动组织可持续发展:
(1)合理确定了组织的管理架构,保障决策科学、权责明晰、运作协调;
(2)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监控体系等方面建立崇信守法、公开透明的管控机制,承担质量安全责任,实现合规运营和良好道德行为;
(3)系统识别组织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加以防控,持续强化治理能力;
(4)建立考核机制,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并积极履行对环境、经济、社会的责任。
1.3领导的结果(40分)
概述领导绩效、组织治理水平、社会认可等结果,可提供如诚信守法、组织规模、盈利能力、出口创汇、品牌价值、行业排名、社会贡献以及履行经济、环境、社会责任等指标的绩效结果。
2.战略规划(85分)
说明:战略是组织的增长策略,本质是如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灵活应变,选择最佳发展路径,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要点:
2.1战略制定(25分)
组织识别了挑战和机遇,据此合理设定发展目标与路径:
(1)跟踪经济、技术及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寻找组织的发展机会;
(2)从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出发,合理设定了组织的发展定位,找准了突破方向并切实可行;
(3)明确关键的战略或发展目标,有利于发挥现有优势并培育未来竞争力;
(4)设定阶段目标值及完成时间表,保证目标可衡量、可实现。
2.2战略实施(20分)
组织将预定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保障落实:
(1)围绕落实战略规划,策划开展所需的活动,将目标任务逐层分解;
(2)合理调配、整合内外部资源,包括必要的财务、人力、知识、信息、设施、外部关系资源等,提供战略规划所需资源保障;
(3)实施绩效评价,动态监控战略规划的执行效果;
(4)及时修正战略,保持前瞻性、适用性和灵活性。
2.3战略规划的结果(40分)
概述组织战略或发展目标达成情况以及竞争力提升的结果,可提供如目标达成率、计划完成率、专有技术或产品增加数量、新增业务占比、产业价值链份额、行业地位等指标的绩效结果。
3.聚焦顾客(85分)
说明:顾客(服务对象,以下同)需要是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组织应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为顾客创造长期价值而获取成功。
要点:
3.1顾客服务(20分)
组织及时准确掌握到市场和顾客信息并交付其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1)组织基于其产品与服务特性识别了目标市场与顾客群;
(2)了解不同顾客群体对产品和服务的关键要求,并合理加以应用;
(3)建立了有效的顾客服务机制;
(4)定期评估并不断改善其市场开发与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3.2顾客增值(25分)
组织围绕顾客所关注的价值有效创新从而持续赢得市场:
(1)顾客导向的理念在全员中得到贯彻,各部门、各层级都理解顾客需求并主动协作以服务顾客;
(2)主动识别顾客的需求、期望和关键价值点,以及未被开发的潜在需求;
(3)顾客关注的价值被合理运用于业务改进,产生了更为创新的产品、服务与更好的顾客口碑;
(4)组织有效管理和提升品牌形象,持续满足甚至超越顾客期望,为顾客带来独到价值,增强了顾客满意和忠诚。
3.3聚焦顾客的结果(40分)
概述组织开发顾客和市场,以及为顾客增值的结果,可提供如新品率、顾客数量、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新市场开发率、顾客服务水平、市场业绩或社会效应、行业地位等方面指标的绩效结果。
4.以人为本(75分)
说明:组织的绩效即人的绩效,人力资源是组织最大的资产,组织应充分激发人的潜能,以人才驱动组织成长。
要点:
4.1人力资源管理(15分)
组织从人力资源预测、日常管理、绩效引导等方面建立合理的员工规划与管理体系:
(1)依据业务特征、战略发展需要,从数量、结构、能力等方面合理进行人员配置与需求规划,实现人力资源投入与业务发展的动态匹配;
(2)建立了一套员工选、育、用、任、留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3)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合法权益与福利,重视对员工满意和不满意因素的分析,以建立更有效的员工支持体系;
(4)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实施适宜的激励政策,引导全员致力于组织战略目标和业务目标的达成。
4.2人力资源开发(20分)
组织注重员工的培养、发展,激发其潜能以实现组织的使命:
(1)倡导开放、多元、共赢的人本文化,关注员工与组织共同成长;
(2)基于能力需求及业务发展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员工学习、培训培养体系,帮助员工提高技能和胜任能力;
(3)设计实施合理适用的职业发展政策,建设人才梯队,激励员工个人成长并为组织发展做贡献;
(4)定期评估和改进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持续探索充满活力的组织机制,为组织的持续成功打造专业有素的人才队伍。
4.3以人为本的结果(40分)
概述组织吸收、保留和促进员工发展的结果,可提供如员工满意或敬业程度、员工培训与技能水平、高端人才数量、员工薪酬福利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人才竞争力等方面指标的绩效结果。
5.持续创新(90分)
说明:持续创新是组织自我突破、迈向卓越的动力之源。创新体现于改进、变革与创造等各个方面,创新应产生独特价值。
要点:
5.1全面创新(25分)
组织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将创新融入到组织文化与日常工作中: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创新环境,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理念;
(2)制定创新激励制度与措施,加大创新所需资金和人力等资源投入,以技术创新为龙头推动核心能力提升;
(3)鼓励和推动多层面、多维度、多形式的创新与改进,更加灵敏地应对环境形势变化;
(4)建立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创新活动步入良性循环。
5.2创新生态(25分)
组织有效开展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基于产业链整合发展和合作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形成可持续创新力:
(1)组织有意识地收集、评估并转化各种来源的创意,以便迅速响应技术和市场的早期变化;
(2)注重对组织知识的积累、管理及在创新中的运用;
(3)注重创新风险的控制、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
(4)立足组织、产业链和社会共同发展,积极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从创新追随到创新赶超、创新引领,形成领先的创新能力。
5.3持续创新的结果(40分)
概述组织实施创新计划、取得创新成果、实现成果转化的结果,可提供如创新投入、关键人才储备、科研成果数量、自主知识产权与标准数量、发明专利比率、新产品/服务比重、创新领先优势(技术、制度、模式等)以及创新成果量化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应等方面指标的绩效结果。
6.高质量的运营(85分)
说明:运营衔接战略与结果,体现了组织如何将有限资源高效投入到运营活动之中,以卓越的过程确保卓越的结果。
要点:
6.1运营系统(25分)
组织建立并持续优化其运营与管理系统:
(1)组织在对价值链和成功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确立了生产或服务组织方式即运营系统,包括内部业务过程和外部合作形式;
(2)识别了内外部过程的目标、运作要求并相应设置绩效监控指标;
(3)测量、评价关键过程的绩效,改进不足;
(4)持续优化、提升运营系统的有效性与敏捷应变性。
6.2过程优化(20分)
组织鼓励并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改进:
(1)围绕提升运营质量,在组织各层级合理设立质量岗位,分配质量职责;
(2)实施更高的质量标准规范和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程度;
(3)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和先进管理技术促进各项业务和工作在品质、效率、成本、敏捷性等要求上实现持续改进;
(4)各部门、各环节协调配合,组织功能整体优化,发展的质量水平和内生能力持续提升。
6.3高质量运营的结果(40分)
概述组织在产品与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工作有效性上的结果,可提供如产品或服务的性能、服务标准化、投入产出率、管理成本、信息化覆盖率、数字化技术比重等方面的指标和第三方评价认证的绩效结果。